2016/10/8 18:55:34次
导语: 某单位职工发现准备出厂的油品中含有一定量乳化物,于是通过罐底切水的方式进行处理,确保了油品质量。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一般都出在上游装置,该单位职工完全可以把责任一推了之,他们却主动采取措施,消除质量
某单位职工发现准备出厂的油品中含有一定量乳化物,于是通过罐底切水的方式进行处理,确保了油品质量。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一般都出在上游装置,该单位职工完全可以把责任一推了之,他们却主动采取措施,消除质量隐患,维护了中国石化产品的信誉。他们认为,在产品质量控制上,每个人都是质量的源头。 长期以来,对于质量问题,我们都习惯于找源头,这样问题整改与处理会更为精准。然而,找源头并不是解决质量问题的唯一方法。假如该单位职工发现油品含乳化物后,以问题不在自身或源头尚未查明为由听之任之,或者等待、观望,不尽力去补救,那么问题油品只能积压在库中,造成企业产销链条不畅,带来经济损失。发现质量问题后,我们一方面要查找真正的源头,处理相关责任人;一方面更要以大局为重,把自己当成质量的源头,及时纠正质量偏差,坚决不让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。 在现代企业的生产流程上,每一道工序都紧密相连,每个人都扮演着服务和被服务的角色,所谓源头也只是相对的。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确保产品和服务是合格的、周到的,切不可将质量问题一推了之,由一道工序传给下一道工序,应该把问题解决在自己手中。生产岗位如此,机关工作也是如此。 员工就是一块块木板,共同构成企业这个木桶,每个人工作质量的优劣决定了木桶盛水的高度。只有每道工序环环相扣,才能做到滴水不漏。在质量管理上,我们必须有“源头意识”,不仅仅要完成好自己这一道工序,更要有协作精神,对上一道工序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、积极处理,使质量问题“止于我而不能止于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