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/10/8 14:16:34次
导语: 4月22日,一辆从上海开往江苏常熟的大客车突然冲过高速公路隔离带,撞上对面正常行驶的一辆货车,致使14人死亡。一些媒体在最初的报道中,猜测是爆胎,而不是司机的责任。警方通报的调查结果却令人震惊:大
4月22日,一辆从上海开往江苏常熟的大客车突然冲过高速公路隔离带,撞上对面正常行驶的一辆货车,致使14人死亡。一些媒体在最初的报道中,猜测是爆胎,而不是司机的责任。警方通报的调查结果却令人震惊:大客车司机行车前吸食冰毒,在疲劳状态下驾驶车辆、操作失当。 事故发生后,人们往往从客观上找原因,希望不是人为所致。然而,我国多年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表明,生产中的大量安全生产事故是可以避免的,而这些事故多是人为造成的。 据有关部门统计,2011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共发生各类事故179起,造成149人死亡、1234人受伤和5人失踪。从事故性质分类看,违规操作造成的事故占60%,第三方盲目施工给石油石化企业造成的事故占17.88%,设备老化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占13.97%。这三者加起来超过90%。警钟再次敲响:安全工作必须以人为本,从各方面消除可能引发事故的人为因素。 这次大客车事故发生后,公安部门表示,将以“零容忍”的态度全面排查包括驾驶员吸食毒品在内的各类安全隐患,全力确保道路交通安全。尽管是亡羊补牢,但仍十分必要。石油化工企业,应该从这样的事故中吸取教训,从事故后采取的措施中得到启示。 事故大都是人为造成的,而人为因素往往十分复杂。从这起事故暴露出来的新情况、新问题来看,居然出现吸毒疲劳驾驶的情况。因此,企业发现违章操作时,也应该了解这种违章行为的潜在原因,并从根本上消除这种隐患。也就是说,要有超前防范意识,把未遂事故当做已遂事故抓,从人的思想、情绪、爱好等方面做细做实安全检查,有针对性地提出并落实防范措施,力争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。